各位童鞋 是不是在为备考雅思 消得人憔悴? 可怜天下考鸭心, 为了拿高分容易么? 今天小编给大家分享8.5分学霸的备考经验, 童鞋们快来取取经, 记住高分从来不是学霸的特权, 只要科学合理地备考, 学渣也有春天!

千里之行,始于词汇
词汇是万“试”之源,雅思学习的基础就是要掌握足够量的词汇,单词不认识,其他部分的学习就难以展开,拿高分更是遥不可及。 即使你顺利通过四六级考试(4400-5500词),也并不意味着可以掉以轻心,因为你真正的词汇量距离雅思考试要求的8000+还是要狠下苦功的。 所以大家在雅思学习备考中要打好基础,学会高效合理地掌握词汇,这样在后期学习提速时就会“不拖后腿”。

今天我们结合雅思听说读写四大板块,给大家奉上记单词省时且管用的具体方法。
1.听力+阅读 →“见招拆招”法
听力和阅读属于输入型测试,考生要根据文章所给内容或音频提供的信息作答,我们无法预知会遇到什么材料、涉及哪些学科,属于被动输入,但大家在平时刷《剑桥真题》时,可以总结出一些高频听力场景和阅读话题。 阅读和听力虽然都属于输入型考试,但对于词汇的学习需求却很不同。
以听力为例, Section1常见的几个场景主要包括: 图书馆办证/借书、入会咨询(健身中心),出行计划,预订酒店(一般涉及接机)之类;且其中一定涉及数字、时间表达、人名地名。总的来说,基本属于生活实景再现。 Section2是对Section1的延伸,内容更加细致。 Section3和4相对有难度,会涉及专业知识和术语。

针对这样的考试内容,记单词的具体策略如下: 1.熟悉生活、校园场景词汇和对话“套路”,要做到“会听”、“会说”。 2.总结《真题》集中出现过的学科词汇,进行分类和关联记忆。关联记忆记单词能更好滴抗遗忘。对于较难的专业类词汇,做到“会听”即可,能在音频播放一次的情况下及时做出反应即可。
而对于阅读来说,词汇没有那么生动,比较偏学术专业类,记单词的具体策略如下: 1.能识别词汇的含义,即能在3-5秒钟之内反应出这个词汇的中文; 2.能辨别单词多重词义和词性,即能结合基本的语法知识和上下文语境,在梳理句子时对某个单词在句子中的词义、词性做具体分析。 如appropriate一词, adj.合适的,恰当的 v.挪用、盗用 到底在一个句子里是什么意思,就要根据具体语境来分析了。
2.写作+口语 →“排列组合法”
写作和口语属于典型的输出型测试,不仅仅停留在“会认会听”一些词的层面上,而是要主动输出使用词汇。 记单词的具体策略为: 1.掌握多少用多少,不要生背一些特别难的词汇,导致口语用到时发音不准、写作用到时拼写障碍,反而可能丢分。 2.如果你本身的词汇量很少,比如口语考到科技类的话题,一些名词或者概念表达根本不会,如smart phones或environmental friendly等,那就需要在备考过程中,不断积累和创作自己的素材库,把词汇和短语根据话题进行分类。
输入先行,再验输出
在语言学习中,“说和写”是对“听和读”的一种仿效,即听读在前先“输入”,说写在后再“输出”。 当“听”积累到一定程度,你对每个词的发音都了如指掌,再开口去说至少不会偏离太远。 阅读也是一样,在我们学习写作时,一定是从模仿开始,不是要大家照搬照抄,而是建议大家在阅读过程中学会词汇、短语或句型的用法,在语境中感受词汇的差异,把阅读时见到的实用句型、高频表达整理成写作素材。

那么如何保证输出效果呢?
1.如果你对自己的发音不那么自信,建议大家做“跟读shadowing”-录音训练,将自己的读音和音频对比分析。如果自己听不出来,可以找专业老师或高分大神们帮忙。 2.同理,对于检验写作水平,你可以拿给同学或专业老师读读,听取他们的意见反馈,有时候你会发现,他们理解的不一定是你要表达的,这个时候就要检讨自己是不是表达不恰当或者逻辑混乱让读者摸不着头脑。
抽丝剥茧,吃透真题
剑12马上就要来了,讲真,11本你都做完了么?好好做了么? 对于这些有限的资源,不仅仅是刷完这么简单,更重要的是要学会“资源深度开发”。
以阅读为例, 阅读文章不是只用来辅助背单词、学写作表达,最重要的是:总结题目之间的规律。 这里的“规律”不是“几长几短选某短”的口诀,而是宏观上要分析文章的行文架构、段落逻辑,微观上分析考题出现位置特点及考题和文章之间常出现的同义替换,这样打散揉碎了去分析,才能更好的读懂一篇文章。
另外,不同分数段的学生阅读策略也需要具体调整: 如果你的月度分数盘旋在5.5左右,建议从做逐字的精读分析文章开始; 如果你的分数在6.5左右,可以对文章内容进行概括写summary,检验对文章的掌握情况; 如果分数达到7.5左右且追求更高,则要投入更多精力分析出题点和题目之间的逻辑,不断分析练习,雅思8.5分就会花落你家啦。
小有细节,大有格局
很多小伙伴比较烦恼,题目做完会忘,这是正常的,但是做十遍还忘是不可能的。一定谨记:重点不在于背答案,因为题目不会一成不变,重复做题只在于“找到最好的做题的感觉”。 初期是单纯做题,只争对错; 中期是吸收知识点,重在积累; 后期是提速,能顺藤摸瓜且百无一疏,形成对文章格局的整体把握。 对于目前的《真题》和常见考生的备考情况来说,3个月做十遍是不现实的,但是6个月做5、6遍完全是可实现的。
最后大家可以参考一下学霸备考的时间表:

|